martes, 3 de noviembre de 2009

「加工廠」─ 自「扁平化」生產的歷史縱深

時間進入了後現代,一種拼貼、擬像、混雜的意義詮釋走向,Baudrillard認為空間已然內爆(implosion),各種象限的崩潰解體,秩序陷入混亂,文化與歷史徒存平面感,思考的深度也完全斷裂,歷史的延續感消散,導致主體破碎的零散個體不斷游走在時間維度消解的永久當下。Jameson說剝洋蔥,層層之後一無所有。

加工廠宛如後現代過渡中的幽靈空間,以極端沉寂的言說型式將過去的潛在的歷史時空與現在構連,兩名婦人每每直視鏡頭的控訴眼神,都讓人感受到對本體安全感的巨大壓迫,尤其當我們穿上歷史的「成衣」,既存的認知結構慢慢剝離,置入文本意圖進行的歷史重建,反身性思維不斷釋放、介入、突破,有好幾回,記憶與過去交錯並開始息息相關。

工廠的時空文化觀點引領我們,探究被懸置的台灣當年工業轉型下遭到現代化清洗的輕工業,工具理性、科技理性的全球氛圍迅速擴展到世界各個角落,一波又一波的攻勢讓人措手不及,在完全適應並崇拜不已的拜物邏輯之下,女工們與裁縫機竟成為歷史軌跡中的一脈荒蕪景象,陳界仁試圖以一種實驗手法進入問題意識的影像語言,爭取歷史語境的基本存在,無聲的質問越發強烈,抗拒遺忘的意識拒絕妥協。

史觀是鬥爭來的,陳界仁說。

沒有一段歷史應該被合理化放置在邊緣,解決困境的方式或以推翻、翻轉、再述,重新建構全面的歷史性理解,打破「共時性現在」的表徵幻覺。然而,這並不是一個簡單的思考歷程,而是一個長久的、未能間斷的全神貫注下的具體實踐,或許,也是文化扁平化、歷史斷裂、主體消逝的後現代中的一個辯證使命。

Leer más...